汇聚国内上万家产品信息资料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业务合作咨询:18678476222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推荐微信、QQ扫一扫等扫码工具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知识 > 工程管理 > 浅析溢洪道如何进行帷幕灌浆

浅析溢洪道如何进行帷幕灌浆

日期:2021/11/12 Click:618
3、帷幕灌浆施工帷幕灌浆在相邻槽孔混凝土强度达50%以上后进行,与左右翼墙交叉施工,受到左右翼墙施工进度的制约,钻孔机组的布置采用见缝插针,高峰期共投入2个生产机组,岩芯回转钻机共2台,灌浆泵2台,灌浆自动记录仪2台。
磨盘山溢洪道是磨盘山工程中最重要的二级永久建筑,其防渗工程设计采用垂直防渗方案。帷幕灌浆延伸到相对不透水的层中。

1.帷幕设计简介

根据设计,本帷幕灌浆工程分为横向段.纵向段,帷幕轴线与防渗墙轴线一致,全长42m,呈折线型布置,与大坝防渗相结合。其主要设计参数如下:(1)帷幕由单排灌浆孔组成,孔距一般为1.5m,分为三个顺序施工,其中1序孔中含有部分先导孔。(2)帷幕深度按照设计底线和伸入透水率q≤10Lu的岩体标准控制,钻孔深度一般为10~30m,最大深度为32m。(3)灌浆孔均为垂直孔,考虑到钻孔深度、造孔精度高、工期紧等特点,设计要求在左右翼墙体内采用预埋灌浆管法。(4)灌浆合格标准为:检查孔压水试验透水率q≤5Lu。

2.地质条件

防渗墙底部的基岩为前震旦纪至弱风化闪云斜长花岗岩,呈灰色~欠灰色,中粗粒结构,局部有中细粒结构,岩性坚硬花岗岩脉.伟晶岩脉,辉绿岩脉侵入。堰基大型断层主要有:f35.f39.f13.f17.f32.f6等,倾角为60-70°,走向多与防渗轴呈锐角相交。靠近断层和岩脉,倾角裂缝较为发育,且有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岩体较为破碎。受上述断层裂缝的影响,弱风化带岩体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其影响范围在墙下30m深度以下,且有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弱风化岩体的透水率为45%,qmax为54Lu。三、帷幕灌浆施工

帷幕灌浆在相邻槽孔混凝土强度达到50%以上后进行,与左右翼墙交叉施工,受左右翼墙施工进度的限制,钻孔机组的布置采用见缝插针,高峰时段共投入2台生产机组,岩芯旋转钻机2台,灌浆泵2台,灌浆自动记录仪2台。从2004年6月到2004年9月,全线完历时3个月,共完成灌浆孔32个,灌浆进尺860m,压水检查孔4个(进尺102.9m)。3.1钻孔灌浆孔的上部应穿过左右翼墙,但左右翼墙一般较深(约2/3的灌浆孔应在20-25m深的墙体上成孔),且墙体较薄(0.8-3m),因此采用钻孔方法容易达到钢筋及墙外,影响帷幕灌浆质量,因此采用在墙外预埋灌浆管后钻孔的方法。3.1.1预埋灌浆管墙内预埋灌浆管是指在左右翼墙槽孔浇筑混凝土前,将灌浆管下置于槽底,待浇筑成墙后形成预留孔。但是,在埋设灌浆管时,必须固定牢固,以防混凝土材料的冲击、弯曲或变形而成废孔。通过总结前期预埋灌浆管试验的经验,本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根据墙体深度选择不同材质的灌浆管。

也就是说,当墙体小于10m时,预埋内径φ110mm的钢管。②预埋管的单根长度应为9~10m,如果太短,接头会更多,影响预留孔的顺直度,如果太长,安装不方便。单管连接方式:塑料管套接,搭接部位用锚钉固定;钢管用丝扣连接。4.灌浆效果和质量分析4.1灌浆前透水率分析从所列序孔灌装前压水透水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一序孔透水率平均为49.73Lu,二序孔平均值为18.43Lu,二序孔透水率比一序孔低62.9%;一序孔透水率q>5Lu占56.1%,二序孔透水率降至44.9%。说明岩石的透水性随着灌浆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2单位注入量分析从各序孔水泥单位注入量的统计来看,一序孔平均注入量为213.95kg/m,二序孔为146.28kg/m,递减率为31.6%,大漏量孔段随着孔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符合正常灌浆递减规律,说明帷幕灌浆效果显著。4.3检查孔压水成果分析灌装后,共布置检查孔31个,二序孔31个。

压水试验111段,透水率q≤51Lu者108段,占总试验段的97.3%,q>5Lu者仅3段占2.7%,分部不集中,符合设计检验要求,说明灌浆质量和防渗效果良好。4.4单元工程质量评价按照《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价标准(1)-SDJ88》对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质量进行评价,共分45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优秀单元工程37个,占82.2%。5.结论

推荐商品
您是不是要找: 圆柱模板 圆柱形模板 铝单板 圆弧模板 大理石 弧形模板 瓷砖 石膏板 镀锌钢管 透水砖 钢化玻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版权声明 投诉侵权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2257号 鲁ICP备19039629号-2 电话:18678476222
  • 技术支持:临沂鑫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你是本站第2500417位访客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