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2 Click:620
这两年,随着广大消费者对于室内环境和健康的关注,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装饰材料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硅藻泥艺术壁材。这个产品从开始出现到现在也有将近10年的时间了,对于这个产品的发展历程,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硅藻泥产品的成长阶段»,各大行业网站也有转载,这里不再赘述。
一种新型装饰材料的诞生、成长与成熟,和人的成长一样,需要一个必经的阶段,这个阶段无法跳越。这两年就是硅藻泥行业的快速成长时期,也就是某硅藻泥厂家总裁所说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就是说生产厂家有各有各的的标准,没有形成一定的行业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硅藻泥产品才是优质产品呢?市场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硅藻泥作为一种装饰材料,功能不功能不是很重要,所谓的功能性不过是一种噱头,但它作为一种装饰材料而言,应该具备它的装饰性能和实用功能,比如一定要耐碰撞(结实)、耐擦洗(好打理)。所以有些厂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之下,就在硅藻泥表现力和物理性能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所谓硅藻泥的外在表现力就是指硅藻泥施工以后的外在表现形式,即产品肌理感;所谓物理性能是指产品的和易性能、施工便利性能和干燥后的表面耐压、耐磨、耐水等综合实用性表现。
我认为这个是硅藻泥行业不成熟阶段的一个必然产物。这个和硅藻泥所用原材料—硅藻土的物理结构有一定的关联,硅藻土因为自身物理结构和经过粉碎、煅烧等工艺,其自身基本上不具备粘性,而且体积重量比很大(比表面积),那么要把这种产品合成为一种可以上墙的内墙装饰材料,不做任何添加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加什么填料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从网上简单搜索可以得到关于硅藻土的基本信息,硅藻土是海洋类生物经过亿万年沉积而形成的矿物资源,被人类发现后经过粉碎、煅烧,用于啤酒过滤、血液制品、美容化妆品、污水处理和核废料处理等领域,从这个层面来看,硅藻土确实是一个安全、环保而且具备强大吸附性能的自然资源,因为其不可再生性,它同时又是一种稀缺资源。
那么是不是含有硅藻土的粉体都可以称之为硅藻土壁材呢?严格来讲,这样认为是肤浅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定义方式。
一般消费者会问,某某硅藻泥硅藻土含量是多少?这个提问没有问题,问题是作为一种功能性壁材产品,硅藻土壁材中的硅藻土是不是真正发挥它的吸附功能,即硅藻土壁材在墙面干燥成型后还是不是具备呼吸性能,这个是关键性的东西,如果说因为厂家配方因素,硅藻土90%的孔隙都被堵塞了,这样的硅藻泥产品又有什么意义呢?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我认为是。也许这个厂家真的没有偷工减料,加了合适比例的硅藻土,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一点,在按照配方添加的过程中,厂家技术人员是不是对每一种所添加的物质都进行过详细了解,硅藻土无污染,但你添加的东西有了污染,甚至自身含了甲醛等物质,又怎么保证硅藻泥产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但是,在对硅藻土壁材错误的或者是的片面认识之下,导致了硅藻土壁材厂家技术人员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走了弯路,比如说,要增加硅藻土壁材的强度和干燥后的不可逆性(耐擦洗),必须要添加粘附性强的物质和碱性物质,原理很简单,就是含氢氧化钙成分的物质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结构的碳酸钙。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当然同时也是自然失水的一个物理变化过程。这种产品在冬天有假干现象,也就是说看似干了,其实水分没有挥发掉,被“锁”在硅藻泥里面,因为干燥不均匀,表现为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另外因为游离钙离子的析出问题,在表面很容易形成结晶想象(也就是泛碱),同样加重了花色现象。
花色现象是一个表面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因为结构致密的碳酸钙的形成,造成了硅藻土的严重堵孔现象,这个是致命的因素。硅藻土加了,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消费者花大价钱买了一种中看不中用的产品。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种配方方向的硅藻泥在施工过程中也对施工工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有工人反映说,硅藻泥这么环保、有功能性的产品怎么会烧手呢?他们很纳闷也很疑虑,甚而至于表达了对硅藻泥产品的强烈质疑。我在百度贴吧和硅藻泥行业交流群经常看到施工人员的疑惑。问题在于,工人懂施工,但不懂配方,他们无法知道厂家到底在硅藻泥里面到底添加了什么物质。
强碱性的物质肯定会对皮肤造成很大的伤害,建议师傅们在施工强碱性硅藻泥的时候一定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比如戴乳胶手套进行防护等。
综上所述,怎样定义硅藻泥产品对于硅藻泥生产厂家来讲是一个配方方向性的选择,对广大消费者来讲更是至为重要的事情。
好在有些厂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在产品的研发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大家注意。
怎样看待硅藻土壁材中的粘结剂问题,有些厂家讲“无胶上墙技术,我对这个提法持保留态度,如果这里的胶是指化工胶粉的话,我赞同这个提法;但如果是指一切形式的粘结剂的话,我反对。
我认为,作为生产性的企业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弄一些无厘头的概念来忽悠消费者。
在硅藻泥采用粘结剂的备选方案中,可以是矿物成分的,也可以是植物成分的,当然也可以是化工的胶粉,如果选择了化工的胶粉也不必紧张,如果能够符合室内建材用的适当产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用。经过科学、严谨、谨慎的对比后,我们选择了植物性的粘结剂,可以达到食品级的安全等级。
和我们一样,一些企业在硅藻泥研发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对于硅藻泥产品而言,功能性应该是*一位的,也就是硅藻泥产品应该也必须保持其强大的呼吸性、吸附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硅藻土的强大吸附性能得到发挥。那么,这个工作应该也必须在配方上下功夫。
作为研发人员,我认为应当使硅藻泥的干燥过程保持一种自然地失水过程,而不应当是一种化学变化。自然失水然后干燥成型,如同田野中的天然泥巴,和外界保持空气流通和能量交换,硅藻土保持开放性和呼吸性才成为可能,因此可以遇水成泥。但作为一种室内装饰材料,硅藻泥成品需要做到干搓不掉粉应该是基本要求。
另外硅藻泥成品的硬度和韧性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无污染的填料物质来实现,这个在技术上不是问题,好的硅藻泥应该是结实而且富有弹性。
关于硅藻泥吸附甲醛、异味等物质后,甲醛怎样实现分解功能,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我在«中国硅藻泥产品的成长阶段»一文中也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解说和分析,纳米级光触媒材料的应用使硅藻泥具有分解功能成为现实。
那么怎么样或者说通过哪些简单的方式来分辨这两种性质的硅藻泥呢?我总结了几个方法,现一一剖析出来,跟大家做个分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有不当之处还欢迎同行厂家技术人员批评指正。
中国古代医者对于如何给病人诊断提出了望、闻、问、切的理论,我认为也适合对于硅藻泥产品的分辨和质量判定。
*一步:望,就是看店面展板。展板造型美观是前提条件,关键是看细节问题,比如说,颜色是不是均匀?有没有花色现象和亮光现象?颜色是不是自然?硅藻泥颜色以自然色、没有亮光、颜色均匀为*佳。
这个对于没有行业经验的人来讲,是*难的。扁鹊也讲过,看一眼就知道人有没有病是*高境界。
第二步:闻,医学上是指听声音的意思,这里我们没有办法听声音,就变通一下,解释为闻气味。在店面一定要索要厂家的硅藻泥干粉材料,建议在干粉和调湿状态下都要仔细嗅一下,好的硅藻泥气味非常清新,天然的泥土气息,而不好的硅藻泥有一种异样的味道。
第三步:问,尽可能多问一些硅藻泥的相关信息。比如,有没有相关的检测报告(游离甲醛检测报告和甲醛净化效率检测报告)?硅藻泥产品PH值是多少(天然弱碱性硅藻泥在7~8之间,而强碱性硅藻泥PH值在13左右)?硅藻泥是如何吸附并分解甲醛的(有没有额外添加分解甲醛的助剂成分)?硅藻泥施工加水比例是多少(硅藻土壁材和水的重量比以接近0.6~1:1为*佳,根据造型需求加水比例有所不同)?硅藻泥厂家用的是什么样的粘结剂?问比较专业性的问题确实是考验一个品牌硅藻泥产品优劣的*直接、*有效方法。
如果消费者对于专业性的东西还不是很了解,我给你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硅藻泥的PH值测试法。这个方法简单可靠,没有任何隐蔽性。而且做测试用的广泛试纸在很多化工商店都可以买到,也可以在网上购买。
下面是自来水、天然弱碱性硅藻泥、强碱性硅藻泥PH值测试的一个对比效果图,一目了然。
好的硅藻泥应该是天然弱碱性的,强碱性的硅藻泥强化的是物理性能,丧失的是实际功能性和呼吸性能。
第四步:切,医学上是把脉的意思,我这里引申为实际检测:比如喷水试验和实际触摸感觉,好的硅藻泥(弱碱性硅藻泥)因为呼吸性强,一个地方可以连续喷水几十次,而质量差的硅藻泥(强碱性硅藻泥)只能喷水3~5次,*好的表现也就是8~10次,再继续喷水的话就会流下来。天然弱碱性的硅藻泥可以遇水成泥,而强碱性的硅藻泥因为化学变化的原因,没有可逆性,所以转化不了泥巴。
不管什么样的硅藻泥,干搓不掉粉是基本要求,这样才符合硅藻泥作为一种装饰材料的基本条件。有一些厂家讲,好的硅藻泥因为硅藻土含量高,所以有轻微掉粉属于正常现象,我认为这个解释有点过于牵强。
综上所述,硅藻泥产品的优劣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检测的,*一位的绝对是材质,不然就失去了做硅藻泥产品的实际意义;千万不能只靠表面效果来选购硅藻泥产品,硅藻泥的施工方法大都借鉴于艺术涂料,如果只看表面表现力,我感觉硅藻泥产品还要在工艺上继续向质感涂料、艺术涂料学习。
谨以此文奉献给热爱硅藻泥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和硅藻泥从业人员,不足或有之处争议,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