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9/14 Click:764
在该论坛中外企业家对话会上,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以中国建材集团的生动实践,介绍了中国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的努力,畅谈了绿色低碳发展、以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故事。
由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论坛近日在山东济南举办。在该论坛中外企业家对话会上,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以中国建材集团的生动实践,介绍了中国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的努力,畅谈了绿色低碳发展、以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故事。
周育先指出,中国建材集团多年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战略,在基础建材领域推进选材、制造、运输和应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绿色生产,在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助力“双循环”,向全球输出绿色产品和服务,在新材料领域大力发展碳纤维、玻璃新材料、风电叶片等绿色低碳产品。“十四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将围绕减碳、固碳、管碳,勇当碳达峰、碳中和排头兵。
论坛实录
主持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泥碳排12.3亿吨,占建材行业碳排总量的84.3%、占全国碳排总量的比例约为13.5%。建材行业与社会低碳转型和建造绿色宜居环境息息相关,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请问周育先董事长,您对于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有什么想和我们分享的吗?
周育先董事长:谢谢您的提问。主持人提出的是一个很时髦、也很难回答好的话题。水泥是中国建材的主业之一。在传统观念中,提到水泥,大家会想到落后、污染,曾经也有人描述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实际上,近几十年来,通过全球水泥企业同仁、全球建材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水泥制造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中国建材的水泥厂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原本一个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需要500人,现在只需要不到100人,不只是人员减少,更重要的是厂区非常整洁,鸟语花香、绿树成荫。
水泥是重要的基础材料,有着100多年发明历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其他胶凝材料可以真正替代它。水泥同时又是能源资源承载型产品,有能源和资源双重属性。造水泥要用到煤、电等能源,生产过程会发生化学反应,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在目前的“双碳”背景下,这是水泥工业遇到的最大挑战。减碳是全球水泥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全球水泥企业、建材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绿色转型。中国建材“十三五”期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氮氧化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5%、35%、58%。中国建材减碳的做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在水泥制造过程中加快绿色转型。一是在选材环节,我们采用矿渣、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替代石灰石作为水泥原料,年综合利用达到1.8亿吨。二是在制造环节,中国建材基于强大的研发力量,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着力推进污染物达标和减量排放,我们自己的生产线和十年、五年前相比,煤耗、电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降低。我们研发的技术不只是自己用,还为全世界输出了绿色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在运输环节,水泥产业运输量很大,中国建材一年内矿石等原辅材料、水泥的运输量在10亿吨以上,为此我们积极发展廊道运输,累计建成100余条廊道,最长的一条有35.5公里,从水泥厂到码头,全程密封且不扬尘,而且很省电,一年能节省超过3000吨汽油、减少2.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了优化运输,我们还搭建了“我找车”智慧物流平台,到目前为止在平台上已注册了54万辆重型卡车。“我找车”对全社会所有企业开放,比如国家能源集团在这个平台上就有1万多辆重型卡车。有了这个平台,司机的排队时间从以前的三四个小时降到了现在的30分钟以内,而且提高了效率,不仅达到了减排降碳的目的,还为司机创造了更多收入、为业主创造了更多安全性。四是在应用环节,中国建材大力发展特种水泥助力国家重点工程,我们的低热水泥用于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工程,打造了“无缝大坝”,核电水泥广泛用于岭澳、大亚湾、阳江等多个核电工程。总体来说,我们在水泥制造方面,从选材、生产、运输到应用,全方位推进绿色转型升级。
第二个方面是工程技术服务注重合作包容、协同共赢。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水泥厂的设备全部是进口的,2002年开始,中国建材率先实现装备国产化,到2009年,我们的水泥装备全部国产化,做到了水泥生产线的整套出口。目前,全球水泥行业65%的新建水泥厂装备、生产线的EPC都是由中国建材提供的,不只提供给发展中国家,还提供给发达国家,比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有的老水泥厂碳排放量高,绿色化水平不够,用我们的技术、产品可以提升工厂的环保水平。
在国内,我们瞄准“双碳”目标,采用协同共赢的模式,大力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攻关。中国建材联合中石化、中科院等单位,共同申请首个国家原材料行业双碳公共服务平台,部署建设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建材行业双碳实验室,努力为全球提供公共的、绿色的产品、装备和技术服务。
第三个方面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材料。这几年中国建材新材料业务发展很快,其中有一部分新材料可以直接助力减排降碳,比如风电叶片。我们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叶片制造商,自主研发了100多种叶片,年产能达到15GW,最新下线了海上102米、陆上85.8米叶片,在座的很多企业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还生产光伏玻璃,尤其是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实验室光电转换率分别达到19.8%、20.2%,都创造了世界纪录,目前在推进大规模量产。比如我们在安徽建了一座12万平方米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整个建筑的玻璃幕墙都是用的发电玻璃,年发电超1100万千瓦时。我们还有一批辅助降碳的新材料,比如碳纤维。经过十多年持续投入和攻关,我们实现了T700万吨级、T800千吨级和T1000百吨级工业化量产,解决了我们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难题,储氢气瓶以我们的T700、T800产品为主,当然还有更高端的应用——用在国产大飞机C919和CR929上。中国建材中标了CR929三个机身段,相信有一天大家能够坐上用中国建材材料制造的飞机。
总的来说,中国建材在水泥制造、提供工程技术服务、发展绿色低碳新材料这三个方面,为减碳做了大量工作。在“十四五”双碳路径规划中,我们要做的第一是减碳,第二是固碳,第三是管碳。这三个方面有时间表、路线图,待国资委批准后,适时会向社会发布。
主持人:感谢周育先董事长的精彩分享。介绍得非常全面,能够看出来您已经把减碳的任务当作了减碳的机会,让我们的行业有了新的提升和完全不同的创新面貌,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外企业家的一种精神。
主持人:请用一个词讲一讲,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绿色发展,这样的转型需要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
周育先董事长: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数据的产业化转型问题,也只能通过创新达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