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振动的特征和对人的影响
振动与噪声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振动的频率在20~20000Hz的声频范围内时,振动源又是噪声源。这种振动会以弹性波的形式在固体中传播,并在传播中向外辐射噪声,特别当引起共振时,会辐射很强的噪声。
振动还能直接作用于人体、设备和建筑等,损伤人的机体,引起各种病症,损坏设备,使建筑物开裂、倒塌等。因此振动又区别于噪声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振动对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振动频率、振幅或加速度(振动强度)。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对人体*有害的振动频率是与人体某些器官的固有频率相吻合的频率(即共振频率)。
当频率为4~8Hz的振动时,对人的胸腔和腹腔系统危害*大;
当频率为20~30Hz的振动时,能引起“头-颈-肩”系统的共振;
当频率为60~90Hz的振动时,能引起眼球共振;
当频率为100~200Hz的振动时,能引起“下颚-头盖骨”的共振。
对于低频振动,不同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对人体引起危害的严重程度是不同的,轻则使人感到不舒服、注意力转移、头晕,振动停止后这些生理影响是可以消除的。反冲力过猛烈的振动会使手、肘、肩的关节引起损伤。中频振动则会引起骨关节变化和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处于高频振动作业的人,例如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动工具和凿岩机操作者会产生一种振动病,使手指变白,称白腊病。
振动对建筑物的危害,一般说来,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对建筑物危害较严重。
Baidu
map